2025年一季度经济数据4月16日发布,一条关键指标尤为引人注目—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,私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3%,增速不仅快于全部工业平均水平,更比2024年全年显著回升。这一数据的背后,是民营经济在政策红利与市场活力共振下迸发的强劲动能,也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。
民营经济的韧性,首先体现在其投资与生产的同步回暖上。一季度,民间投资由上年全年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0.4%,其中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速高达9.7%,基础设施领域民间投资增长9.3%,均显著高于行业均值。这一转变,既得益于中央“两新”“两重”政策的精准发力,如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、通讯器材等零售额增长超19%,也源于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,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市场土壤。以湖北为例,通过“免申即享”政策简化补贴流程,创新实施万企万亿技改行动,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热情。
民营经济的活力正加速向创新领域延伸。生成式人工智能、量子信息、民用航空等前沿领域的技术突破,频频由民营企业主导。数据显示,一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同比增长5.8%,占进出口总额比重提升至56.8%,其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效率可见一斑。这种“创新—市场”的双向赋能,不仅重塑了产业链价值分配格局,更为中国经济培育了新质生产力。民营企业正从“跟跑者”转变为“并跑者”甚至“领跑者”,成为技术迭代的核心推动力。